时光荏苒,不知不觉2014级新生入学至今已过去了2个月,新生们过得怎么样?对大学生活是否适应?这一切,学院领导一直非常挂心,早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学院领导就来到迎新现场欢迎新同学,解答部分新生(家长)的疑问;在新生军训期间,学院领导也专程到军训基地看望新生并给同学们进行动员讲话,为他们加油鼓劲。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尽早帮助我院2014级新生化解心中的苦闷,走出大学生活的迷茫和困惑,应学生处的邀请,11月11日晚上,在外学习的学院党委书记卢羡文同志抽空来到燕岭校区学术报告厅为2014级学生举行“怎样度过大学生活”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学生处处长张镜怀主持,学生处(团委)相关工作人员、燕岭校区负责2014级的辅导员、以及各系260多名新生代表一同参加讲座。
讲座一开始,卢书记微笑地对同学们说:“非常巧,今晚是双11,你们都有各自喜欢的方式去庆祝,我们学院女生多,今晚来参加这个讲座挺合适,很应景,也算一种庆祝吧”,卢书记幽默轻松的开场化解了同学们的紧张和局促。
卢书记以学院领导对学子的关怀和一位长辈的亲切,向同学们提出了大一新生常见的几个问题:大学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独立面对以前没遇到的问题,失落感,自信心遇到挑战,人际关系好复杂,有些课很没意思,上课老走神,参加社团、学生会等组织会不会影响学习?学校的条件不如想象的好,应不应该拍拖?老师的课讲得很快、内容很多,与中学老师的方法很不同等等。所有这些方面都会给大一新生带来成长的苦闷和烦恼,没有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引导和解决,就将影响同学们的成长好成才,看到以上问题,现场的同学们顿时感觉到自己是一直都被关注着。
接着卢书记从“大学是什么,在大学学什么,在大学怎样学”三个方面引导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大学,学在广外艺,成长在广外艺。卢书记旁征博引,从国家法律法规对“高等教育”进行解读,并向同学们阐述了国家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发展道路和最新进展,并通过百度关于“大学”的词条解释,启发同学们要学思并重,不要偏听偏信,要带着思考去学校。于此同时,卢书记还援引了悉尼大学校长和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关于“大学”内涵的论述,引导同学们更好地思考现在的定位和树立更远大的成长目标。卢书记说,她深为一名“广外艺人”而骄傲,卢书记从学生建设历程、学校规模、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师资力量、教学成果和我校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的影响力等方面,向同学们全景式地展示了我院坚实的基础和潜力,增强了同学们对我院的信心。
就“在大学学什么”这个同学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上,卢书记引用了美国常春藤大学之一康内尔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在读博士生蒂姆·诺维克弗(Tim Novikoff)和波特兰州立大学学生伊凡·拉伦德关于大学如何度过的告白,并引用中山大学高教研究所副所长屈琼斐教授关于大学生不能只得到“鱼”,而是要掌握“渔”,不仅要学知识更要掌握学习方法的道理。
在关于“在大学怎么学”问题上,卢书记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工作阅历,向同学们提出了六条指导性建议:一、学会自主学习。强调学习的独立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以自主学习、主动吸收、发现学习为主;二、用好图书馆。既要用好纸质的藏书,也要用好电子类的读物;三、确立人生观,着手人生规划。要有一股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意志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的信念;四、参与社会实践,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思考和成长;五、学会合作与共处。唯有团队合作,方能行得远;六、学会爱。既要有爱班级爱学习爱家乡爱国爱党的大爱,也要有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爱校园里的一草一木的小爱。
“越过燕岭、五山这两座山岗,你们还可以向珠穆朗玛峰进发!”卢羡文书记用这个生动的比喻,鼓励大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激励同学们不断攀登学习新高峰,学在广外艺,成长在广外艺,为事业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基。讲座期间,卢书记还和新生们进行互动,回答了同学们的疑问。
卢书记的这次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和学理深度,也有大学生活的具体指导和启迪;既有严谨阐述、也有亲切的谈心;既有善意的提醒、也有殷切的期望;不只是领导老师对学生的关怀激励,更多的是长辈给晚辈的谆谆教诲,没有严肃的要求和规定,只有真诚的语重心长,推心置腹,体现了学院领导对我院学子成长与发展的认真指导,为2014级同学们有意义度过大学时光和开启新生活注入激情和动力,留取青春华年在庠序。
(团委:吴华雄/文,李家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