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区别于其他场所的特性,在笔者看来,就是校园的文明和温馨,还有生活在这里众多乐教、爱生的老师,以及好学、明礼的学生所组成的文化共同体。校园的文明礼仪,向来就是一所大学蓬勃发展的基因之一,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气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领导对校园文明礼仪都非常重视,并在各种场合阐述了它的重要性和意义,“知礼”也是我院培养学生应具备的五项特质之一。而我院的广大学生,更是身体力行地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文明礼仪的优良传统,在教学课堂、第二课堂和社会服务中,绝大多数同学们都饱含激情,充满朝气地来到教学场所,参加学习;用虚心的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投入第二课堂的学习;用热情的服务、甜蜜的微笑、得体大方的形象、诚挚的关怀投入社会服务工作。我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把文明礼仪的推广和教育渗透其中,给社会各界留下良好的印象,提高了学院的社会声誉。
学院优秀的办学特色和良好的社会声誉,是广大师生多年辛勤耕耘的结果,我们不愿意也不允许看到有不好的现象在校园出现和蔓延。近期,校园里有少部分同学进出教学区域会穿拖鞋、带食物。学生处领导老师对此非常重视,强调要千方百计遏制学生的不文明现象抬头,维持一个文明守纪的校园环境。学院团委也立即行动起来,4月24日和25日,学院团委组织在五山燕岭两校区召集各系辅导员老师代表进行工作部署和动员,学生处张镜怀处长也到会讲话,强调了校园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强调要引导学生从小节做起,养成公共场所讲文明礼仪的良好习惯。27日晚,学院团委吴华雄老师在五山校区召集各系的学生干部代表在五山校区开展了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动员会。通过制定温馨提示,每天在广播台播送,提醒同学们;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引导同学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通过组织学生干部在教学区域的进出口进行定点检查,纠正同学们的不良习惯,通过召开动员会,发动全院各系的学生干部一起参与文明礼仪检查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近期的检查情况来看,收效良好,学生每天穿拖鞋、带食物进课室的现象从原来的大约每天50—60人次,减少到现在的每天20人次以下。更为可喜的是,同学们的文明礼仪意识一定程度上得到增强。我们呼吁:希望全院广大师生员工一起行动起来,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抵制一切不文明现象,共同营造文明有礼的广外艺校园。
(团委:吴华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