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快讯 > 正文

完善院系两级学生奖励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发布日期:2014-05-04    作者:     来源:     点击:

奖励表彰是高校激励学生和促进大学目标实现的重要学生事务管理行为。奖励表彰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高校的育人导向,科学完善的学生奖励体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更好地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此,我院立足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学生奖励体系的构建,现已形成院系两级的学生奖励机制,实现了鼓励先进、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共同进步、构建良好校园文化的目的。

我院构建的院系两级学生奖励机制其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级奖项(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的组织评定和颁奖以及院级奖项,包括新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毕业生奖学金、自强奖学金、特长荣誉奖、优秀学生干部、情义广外艺、心理健康类、体育竞赛类、师范生技能大赛和英语节等技能比赛类奖项、社会实践类奖项、优良学风班、优秀团支部、文明宿舍等;系级的专业技能节竞赛类奖项、雷锋月活动奖项、优秀学生干部及各系根据专业特点和系部实情设立的奖项。目前外语系系级奖励9类、国商系系级奖励7类、音乐系系级奖励5类、美术系系级奖励9类、学前系系级奖励7类、信息系系级奖励5类、中文系系级奖励6类、舞蹈系系级奖励7类。既有宏观把控、微观搞活的分层实施,又有多维、立体的融合互补。其核心是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引导综合发展与实施个性激励相结合。

教育应尊重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我们在学生奖励机制建设中,一方面引导学生综合发展,如院级或系级的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团员、优秀党员、优秀学生干部等,基本都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表现优秀。另一方面实施个性化激励,或肯定学生的某方面的专长和特质,如院级的特长荣誉奖,努力发现和培养有特殊能力和才能的学生;或对学生中某一群体开展特殊奖励,如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的“十大自强之星”、自强奖学金,中文系为后进学生设置的进步奖,让后进的学生也得到关注和重视。

二是重视学业成绩与强化专业技能相结合。

学业成绩和专业技能是检验大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内容,院系奖励既重视引导学生提升学业成绩,又指引学生不断强化专业技能。在院级奖励中,新生奖学金就是奖励学业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优秀学生奖学金和毕业生奖学金在要求综合表现良好的基础上,强调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异。而在系级奖励中,各系专业技能节所设的各类专业技能奖项,均专门褒奖专业技能水平突出的学生。从而,实现了学业成绩和专业技能“两手抓”,使重视学业成绩与强化专业技能有效结合。

三是倡导集体荣誉与强调团队协作相结合。

传统的优良学风班、优秀团支部、文明宿舍等集体荣誉称号,旨在塑造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以促进优良校风和学风的形成。但这样的集体是事先安排好的,是封闭的集体,缺乏时代发展需要的开放、融合的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同时在院系两级设置了一系列由学生自由组建团队开展活动,并进行评比的奖项,努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如院级的以团队参赛的师范生技能大赛、学前系的团队协作奖等。

众所周知,奖励表彰只是教育手段,其本身不是教育目标。我们在构建院系两级学生奖励机制中,不仅注重奖励机制内容的设计,而且努力挖掘奖励机制所发挥的作用和带来的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表彰方式激发学生自豪感。

在奖励表彰方式上,我们重在激发学生自豪感,突显荣誉的崇高性。在院级奖励表彰中,我们每年均隆重举办“榜样广外艺”颁奖典礼、“五四表彰大会”;系级奖励表彰中,音乐系举办的“榜样音乐人,荣耀音乐系”颁奖晚会、学前系举办的“榜样学前”颁奖典礼等,让受表彰的学生登台亮相,获得充分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继续进步的动力。同时,外语系、美术系、中文系等则注重通过专栏和展板宣传优秀学生事迹,树立榜样,让暂时没有获得奖励表彰的学生看到学习的榜样、赶超的目标,为使自己也能获得这份荣耀而奋发进取。

二是评选奖项彰显全程育人理念。

在各类奖项的评选过程中,我们全程化渗透育人理念。如公布和解读各个奖项的评选方案和细则,拟获奖名单出炉后进行公示接受监督,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公开、公正、公平的处事作风,教育学生尊重规则,按规则办事;部分奖项还要求候选学生现场演讲答辩,使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同时锻炼学生演讲、自我展示等能力;学生参评材料的准备、填写等,培养学生材料整理,信息处理,总结提炼等能力;部分奖项学生获奖后要深入各系、班级开展经验推介或事迹报告会,培养学生营销自我、交流分享等能力;各技能类奖项,则旨在“以赛促学,以赛强能”,通过奖励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比赛中来,锤炼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是奖项设置促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院系两级各类奖项的设置,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应当提倡的,什么是要自觉抵制的。更好地保证学生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明确方向,选择正确的成长道路。另一方面通过思想品德类、学业类、专业技能类、社会实践类、心理健康类、文明礼仪类、体育类、能力素质类和特长创意类等奖项的设置,引领学生在校期间全方位历练,努力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深知,奖励表彰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是激励优秀学生继续进取,激发其他学生共同进步的起点和动力。学生奖励机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我院学生奖励机制,不断激励优秀学生更加优秀、激发其他学生成为优秀,同时以奖励表彰为育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觉修身、自励发展,切实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学生处:姚株灿/文,学生处、各系供图)

五山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瘦狗岭路463号                    燕岭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495号

海珠校区地址:广州市新港中路艺苑南路29号                  龙洞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龙洞东路128号

天平架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平架兴华直街338号      花都校区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山前大道福源水库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