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和挑战。为有效应对这一形势,财会金融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号召,在学校党委、学工部指导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致力于打造学生社区“一站式”心理服务平台,以加强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完善活动育人为抓手,以强化宣传教育为导向,以多部门协同联动的危机干预为保障,全方位、多层次地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心理育人人才圈
财会金融学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依托学校教师联系宿舍制度,组建了包括学院领导班子、班主任 、辅导员、专任教师、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在内的心理工作队伍,通过抓好时间节点定期组织专业培训会,针对特殊案例召开专题研讨会,来分享最新的心理健康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不断更新及提升团队的知识和技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教师要既做“经师”又做“人师”,不仅为学生传道授业,更要为学生解人生之惑、心理之惑、思想之惑。财会金融学院教师队伍在工作和生活中致力于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辅导员和班主任充分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性,并构建丰富多样的教育场景陪伴学生成长的每一步。每学期以班会课形式与学生探讨考试焦虑、生命教育等心理主题,以小组会谈的方式与学生围坐谈心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一对一约谈的方式纾解学生的紧张不安,帮助学生实现心理修复。依托学校辅导员24小时值班应急机制,辅导员深入学生宿舍,到学生生活的真实场景中解决宿舍矛盾,破解心理难题,据不完全统计,财会金融学院辅导员2023年下沉宿舍次数达到300多次,深入宿舍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危机事件3起,真正做到随时随地有关怀,心理育人有温度。
二、盘活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心理育人生态圈
打造“阳光外艺、快乐财金”是学院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出发点。学院借鉴社会支持理论,综合校区场地资源,举办各类心理健康相关活动。在校运会期间,为了让更多同学享受运动的乐趣,学院举办了新生拔河比赛、心理素质拓展活动,促进学生团队合作和班级集体意识的形成,加强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学院定期组织心灵影院活动,选择具有心理教育意义的电影,邀请学生观看并进行讨论。这些电影涵盖了成长、情感、人际关系等主题,通过电影的艺术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沉浸体验,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为了引导学生向内关注自我、观察自我、调整自我、热爱自我,学院推出“爱的练习”周期打卡活动,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生命的美好,使学生建立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更多的联系。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提升了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避免学生孤立化、独立化,同时也盘活了校区文化建设,创设温馨舒适的生活场景,为学生构建了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三、夯实知识宣传建设,打造心理育人氛围圈
学院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目前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专任心理教师和辅导员共同担任,两种角色共建思政+心理“大课堂”,以实际案例反哺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学院高度重视网络思政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影响力,利用校内媒体平台,如校园宣传栏、广播、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广泛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和理念。学院官微“心灵耳语”版块,动员学生自编、自写,定期发布心理健康知识、心理成长故事、心理调适技巧等内容,通过推文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积极的心理信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适能力,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和好评。通过线上+线下全方位的联动宣传教育,心理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完善危机干预建设,打造心理育人联动圈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预防为主,干预为辅。学院在学工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指导下,每年高质量开展学生心理测评工作,及时识别心理危机弱信号,并针对测评结果进行一对一访谈、记录、跟踪。2023年春学期,学院完成近700名老生的测评工作,秋学期完成600多名新生测评工作,识别出需要高关怀学生20名并及时进行了访谈咨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联合家长、医院力量,建立“一人一策”“一生一档”对学生进行帮扶。学院依托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理机制,与学工部、教务部、后勤部、保卫部等多部门联动,发挥好班级、宿舍最小单元格作用,2023年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心理危机事件3起,确保在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学院辅导员24小时在校值班,定期开展应急流程学习和危机模拟演练,提高协同应对能力,有效地保障了学生的身心安全。
财会金融学院秉持预防为主、反应快速、有效干预原则,构建学生社区“一站式”心理服务,真正做到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为学生提供了安全、温馨的心灵港湾。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心理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做好学生生命的守门员,为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张漪漫
注:该文原文发表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